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花子
刘辰翁
此外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
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词的下阙“小小桃花三两处”使你想起_______朝_______的《______》中哪一句诗?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何不同?
阅读题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①!
[注]① 讵:岂。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请将此诗与《归去来兮辞》进行比较,简要谈谈二者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问题(6分答)
雨 后 池 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1022~1088)字贡父,门人私谥“公非先生”,北宋新喻人(今江西新余)人。1046年(庆历六年)与其兄刘敞同中进士,在当时都以博学著名,并称“二刘”。有《彭城集》。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水面的平静的。
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①,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②。
高树晓还密,远山睛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③
【注释】①泛:弹,犹流荡。②拂:掠过。金河;银河。③淮南两句;用《淮南予·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蔫”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1)诗中哪些意象巧妙点明了早秋这一季候特征?请列举。(说出三个即可)
(2)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加以赏析。
(3)评论家认为首联和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选一联分析其妙处。
读下面诗歌,完成⑴⑵题。
小园黎简(清代)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