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农业景观图,完成(1)~(3)题。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 |
B.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 |
C.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
D.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
该图中的农业技术在下列四个地区,作用最大的是:
A.马来西亚 | B.广东省 |
C.浙江省 | D.河北省 |
该农业技术保温的原理主要是:
A.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
B.大棚材料阻挡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
C.大棚材料能阻挡地面长波辐射 |
D.大棚阻挡了内外的空气流通,避免了室内热量的散失 |
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于2009年2月19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据此回答29~30题。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
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
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
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 | B.向东南方向 | C.向东北方向 | D.向西南方向 |
2009年8月1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圣火火种在山东泰山之巅采集,火种被称为“国泰民安”之火。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某大洋洋流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低纬环流
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3~25题。下列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
B.我国的夏季风 |
C.副热带高气压带 |
D.我国的冬季风 |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该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21~22题。甲地的气候类型应为
①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下垫面状况 | B.太阳辐射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