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 竹 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此诗写于元丰四年(1081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全诗虽只短短四句,却蕴涵着相当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一剪梅
刘克庄①
余赴广东,实之②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刘克庄: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屡受打击,他以命运与自己相同的刘禹锡自比,自称“刘禹锡”。此词为作者被贬广东时所作。②实之,即作者好友王迈,字实之。③束缊:用乱麻束成火把。“天寒路滑马蹄僵”中的“僵”字很有表现力,请予以赏析。
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 公元837年,作者和刘禹锡(字梦得)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首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何理解颈联中的“闲”、“醉”?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