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 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
| 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
| C.①②同在北半球 |
| D.①②同在南半球 |
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北京>①>② | B.②>①>北京 |
| C.①>②=北京 | D.①<②=北京 |
下图为东北亚地区≥10℃积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图中M、N两地≥10℃积温不同的原因是()
| A.M地海拔低,气温高,≥10℃积温大于N地 |
| B.M地夏季多阴雨天气,气温低,≥10℃积温小于N地 |
| C.N地受沿岸暖流影响大,气温高,≥10℃积温大于M地 |
| D.N地气候海洋性强,夏季气温较低,≥10℃积温小于M地 |
当M地北京时间19时30分日落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 A.0°,7.5°E | B.23.5°N,7.5°E |
| C.0°,30°E | D.23.5°N,30°E |
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山地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
| B.东西走向 |
| C.西北——东南走向 |
| D.南北走向 |
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 A.由南向北减少 |
| B.由西向东减少 |
| C.由北向南减少 |
| D.由东向西减少 |
下图为欧洲南部波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波河年径流量变化的是()

| A.①图 | B.②图 | C.③图 | D.④图 |
波河流域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小 | B.热量条件差 |
| C.雨热不同期 | D.土壤贫瘠 |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
|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
|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
|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
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
|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
|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
|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