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
B.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C.在地貌上,增皱常形成块状山或低谷 |
D.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 |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郊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
B.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 |
C.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为“郊区城市化” |
D.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 |
上海在未来几年里
A.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 |
B.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减弱 |
C.可允许生第二胎,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
D.要更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等工作 |
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与人口大量向深圳迁移因素无关的是
A.经济布局的改变 |
B.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
C.户籍制度和政策的变革 |
D.经济中心的转移 |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 |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作区 |
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下列各题。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 B.人口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土地承载力 |
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
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