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我们到了湖滨,便换登汽车。往时这条路线的搭客是相当热闹的,现在却很冷落了。同车的不到十个人,为遨游而来的客人还怕没有一半。当车驶过白堤时,我们向车外眺望内外湖风景,但见一片迷蒙的水气弥漫着,对面的山峰,只有一个辨不清楚的薄影。葛岭、宝石山这边,因为距离比较密迩的缘故,山上的积雪和树木,大略可以看得出来;但地位较高的保俶塔,便陷于朦胧中了。到西泠桥近前时,再回望湖中,见湖心亭四围枯秃的树干,好似怯寒般地在那里呆立着,我不禁联想起《陶庵梦忆》中一段情词幽逸的文字来: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心想这时不知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车过西泠桥以后,渐渐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了。
1.请概括出选文中作者坐车游西湖的路线。
2.请你谈谈作者引用《湖心亭看雪》这段文字的用意。
3.第1段中说“往时这条路线的搭客是相当热闹的,现在却很冷落了”,选文是如何体现“冷落”一词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对“西湖的雪景”的情感态度怎样?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中一个刚刚出现的分支学科。该学科致力予从零开始建立微生物基因组,从而分解、改变并扩展自然界在35亿年前建立的基因密码。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迫使某一细菌合成氨基酸。重塑生命是这一新兴科学的核心思想。
与基因工程把一个物种的基因延续、改变并转移至另一物种的做法不同,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体系,让它们像电路一样运行。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扣的办法不同的是,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所谓合成,就是由我们建立各个活的部件,是逆自然世界的一个过程”,恩迪说。
研究合成生物学的科学家们预言,合成生物学的成功将意味着科学的极大进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蛋白质研究工程师温德尔•利姆认为,合成生物学利用活体细胞来探测人体内的危险物质,通过修复细胞功能、消除肿瘤、刺激细胞生长和使某些决定性细胞再生,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制造一个配备有生物芯片的细胞机器人,让它在我们的动脉中游荡,检测并消除导致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运用合成生物学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细菌,用来消除水污染、清除垃圾、处理核废料等。恩迪还提出,合成生物学还可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例如把网络同简单的细胞相结合,可提高生物传感性,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甚至可以从太阳中获取能量,用来制造清洁燃料。
但是主流生物学家们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生物(生命本身)不可预测并经常出现基因突变,因此很难被认知。更不用说培育它们和把它们变成“微型工厂”了。同时,合成生物学存在某些潜在危险,它会颠覆纳米技术和传统基因工程学的概念。如果合成生物学提出的创建新生命体的设想得以实现,科学家们就必须有效防止这一技术的滥用,防止生物伦理冲突以及一些现在还无法预知的灾难。
毫无疑问,在科学家的理解中,细胞是自然界进化魔杖的完美设计,而合成生物学正是这一概念的逻辑推论。尽管“合成生物学”是一项颇有争议的新兴学科,科学家们在合成生物学方面做的各项研究和实验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项前沿科学一定能够给人们带来惊喜。
根据文意,下列对“合成生物学”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合成生物学可以用遗传学方法把细胞变成细胞机器人,用来消除血栓、消除水污染、清除垃圾、处理核废料等。
B.合成生物学利用活体细胞来探测人体内的危险物质,通过修复细胞功能、消除肿瘤、刺激细胞生长和细胞再生,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C.合成生物学能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是因为它可将“基因”连接成网络,提高生物的传感性。
D.合成生物学通过建立一个个“活的部件”来形成一个像电路一样运行的人工生物体系,从而达到重塑生命的目的。

下列不属于合成生物学研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颠覆纳米技术和传统基因工程学的概念。
B.造成技术滥用并产生生物伦理冲突。
C.发生一些无法预知的灾难。
D.经常出现基因突变。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将迫使研究人员考虑如何让这个领域在真正兴起之前实现自我约束。
B.细胞是自然进化的完美产物,合成生物学利用细胞重塑生命,必将加快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进程。
C.合成生物学遭遇的尴尬,说明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副作用。
D.由于合成生物学应用前景广阔,它兴起后必将取代传统生物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干不净为何有益
西方医学界在17年前提出一种“卫生假说”,认为人类过敏性疾病、哮喘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迅速上升要归因于太过干净的环境。假说认为,人类个体早期生活中的生病和生活环境肮脏在后来不会挑战人们的免疫系统,因为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已经对花粉等小小刺激物产生了过度反应。也就是说早期疾病和环境中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已使得免疫系统变得适应了。
2006年6月16日发表在《斯堪的纳维亚免疫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对死亡的野鼠和实验室鼠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免疫系统有重大的差异。论文的作者之一、美国杜克大学实验外科教授威廉姆•帕克说,如果刺激野生老鼠的免疫细胞,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但如果给予实验鼠的免疫细胞同样的刺激,则它们的反应几近疯狂。而且,野鼠的免疫球蛋白(即抗体,主要任务是杀灭疾菌和外来异物)水平比实验室鼠高四倍,因此它们不会患病。这证明野鼠的免疫系统能对致命病菌进行抗御,但是不会理睬那些无足轻重的刺激物,如过敏原或不严重的病原体。而实验室老鼠的免疫反应正好相反,而且与人的免疫系统一样,对很小的刺激物或过敏原都产生强烈的反应。
帕克认为他们的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尽管他们通过体重来判断野生鼠和实验室鼠的年龄大体相同,但还不能确认两者的年龄是否一致。同时,也不能肯定野生鼠过去是否经历过重大事件,如在被捕杀之前患过大病。这些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强弱都有重大影响。如用很年轻的野生鼠做实验,也许结论会更科学客观。
最有意思的是,环境比较干净的发达国家,老鼠患过敏和哮喘反而较多;而在较肮脏的环境下,老鼠患过敏和哮喘反而较少。所以,帕克等人的研究最终有助于科学家弄清,多长时间、什么地方和怎样的环境暴露可避免人类在后来的生活中患过敏和免疫疾病。帕克打算下一步建造一个50英尺的人工下水道,以便把生活在干净的实验室中的老鼠投放到人造的肮脏环境中,观察老鼠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和何时被激活的。
把孩子放在特别洁净的环境中生长,对他们是不利的。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与宠物厮混在一起者是有益的,可以从小刺激他们的免疫系统,避免以后患自身免疫疾病。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到许多病原体和刺激物,这样在免疫系统中就会留下记忆,将来再次接触到同样和同类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就会有效地动员起来,抗击病魔。
(摘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10期)
下列说法与“西方医学界在17年前提出的‘卫生假说’”相悖的一项是()

A.有时肮脏的环境反而有利于人和生物的健康和抗病。
B.西方世界过敏性疾病、哮喘病和自身免疫疾病迅速上升因为环境太过干净。
C.清洁干净的环境对于人类和大多数生物来说意味着舒适、健康和长寿。
D.人类个体早期生活中生活环境肮脏在后来不会挑战人们的免疫系统。

下列对有关“帕克等人的研究”内容的叙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帕克等人的研究发现,野鼠和实验室鼠的免疫系统在对疾病和过敏原刺激的反应方面有重大的差异。
B.帕克等人的研究证实,野鼠的免疫系统能对致命病菌进行抗御,但是不会理睬那些无足轻重的刺激物。
C.帕克等人的研究最终帮助科学家弄清了多长时间、什么地方和怎样的环境暴露可避免人类在后来的生活中患过敏和免疫疾病。
D.帕克认为他们的研究在有关实验用鼠的年龄、生长环境的筛选、确定方面可能存有一些问题,会影响结论的科学和客观。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实验室老鼠不同,人的免疫系统对很小的刺激物都产生强烈的反应。
B.帕克下一步的研究,是为了观察老鼠的免疫系统是怎样和何时被激活的。
C.有时肮脏的环境有利于生物抗病并不是说卫生条件越差越利于人身体健康。
D.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大自然,与宠物厮混在一起,可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来临之后,各国政府开始实施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在这些计划中,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可得到政府大笔的资金投入。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绿色工作”“绿领”等新的概念来拉动环保产业,这也将是保护环境、解决失业与振兴经济的三重解药。
不同于付出劳力会被外包的“蓝领”和坐办公室会被裁员的“白领”,“绿领”是成长快速、不怕裁员的一族。绿色工作是什么?广义的说法是,任何能够帮助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都是绿色工作。国际环保组织的“地球日网络”机构表示,绿色工作不只是可再生资源产业,从在有机农场工作到绿色学校任教都是广义的绿色工作。因此,未来的绿色工作将分为两种:一种是能源相关的新兴产业,像太阳能、风力发电、碳交易;另一种是原本的蓝领、白领转而从事与以前工作性质相近但是与环保相关的工作,转而成为绿领。
踏入绿色领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你原本的技能,融入绿色议题的范畴,“绿色技能”成为未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更有人表示,在绿色经济的浪潮汹涌来袭前,最早成为绿领的人最容易成功。对所有的劳动者而言,现在大多要有意识地把自己转变为绿领,因为“绿色技能”将会是继信息技能之后,劳动者又将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由于绿色消费趋势,加上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变,也让企业需要各种绿色人才。由于环保和能源投资持续走热,一些“绿色富豪”也将趁势崛起。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暂时难以逆转,加上能源方面的绿色工作能增加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所以未来绿领将有增无减,而且暂时不会有失业之虞。根据美国《商业周刊》2009年第一期文章“绿领是未来职场新宠儿”的报道,蓝领、白领转型为绿领须有两种能力:跨领域知识与环保价值观。因此,想要增加职场竞争力,必须及早充实环保方面的跨领域知识,同时也要增进环境素养,帮自己换个“绿色大脑”,才能在经济危机中不被失业潮卷走。
在可预见的未来,推广绿色工作将成为各国的重要政策,而绿色职位将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备受重视。
对“绿领”“绿色技能”“绿色富翁”“绿色大脑”等概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绿领”是专指那些原本的蓝领、白领转而从事与以前性质相近但是与环保相关工作的绿色工作者。
B.“绿色技能”是指与环保相关的工作技能,是继信息技能之后,劳动孝又将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C.“绿色富翁”指从事环保和能源投资而致富的人,环保这一产业的兴起会使许多人在这一领域致富。
D.“绿色大脑”者拥有环保方面的跨领域知识和环境素养,这样的人才有可能不被失业潮卷走。

下列说法不能说明“绿领是未来职场新宠儿”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为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各国正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B.发展新能源可以减少对别国能源的依赖,增加国家能源安全。
C.更广阔的知识面和更高的职业素养,使绿领更具职场竞争力。
D.加大资金投入,拉动环保产业正成为各国振兴经济的重要措施。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环境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衰退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三大危机,“绿色工作”“绿领”等概念将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B.“绿色工作”是个宽泛的概念,从事可再生能源的工作是绿色工作,在充满生机的农场和在绿树成荫的学校工作也是绿色工作。
C.随着绿色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只有那些及早完成转型、成为绿领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在经济危机中不被失业浪潮卷走。
D.随着绿色消费的到来,加上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变,企业要更好地生存,必须重视绿色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绿领将得到重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卫•沙博诺在哈佛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领导一支国际天文研究团队,寻找类地行星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最近,沙博诺的团队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他们将这颗行星暂时命名为GJ1214b。
GJ1214b类地行星距离地球40光年,表面四分之三都被深海覆盖。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阳系外发现饱含液态水的行星。GJ1214b上充满灼热而浓厚的水蒸气,常年190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环境也许并不适合地球形态的生命存在,但有可能发现其他形态的生命。
12月17 日,《自然》杂志刊登了关于行星GJ1214b 的所有数据,而《时代》则报道说,在这个发现行星根本不足为奇的年代里,GJ1214b 还是会以其“不同寻常”的特征,“占据各大媒体的首页”。
  这是一颗“超级地球”,《自然》杂志这样描述行星GJ1214b。不过这不是什么赞美之词,而是一个天文学上的特殊概念。“超级地球是指那些质量是地球1-10 倍的类地行星。”《自然》解释道。GJ1214b 的质量是地球的6.6倍,所以被划入超级地球的类别。
除了质量比地球大,行星GJ1214b 的体积也比地球大2.7 倍,而密度却只有地球的1/3。这些对比帮沙博诺初步确定了行星上的水环境,继而,沙博诺发现,在GJ1214b 上和广阔海洋并存的还有190 摄氏度的高温。
  在地球上,190 摄氏度早已超过了水的沸点,足以让水直接气化,但是在GJ1214b 上,因为大气压强和地球不同,所以即使在190 摄氏度的高温下,液态水仍大面积存在,在有些区域,海水甚至半凝结着,呈现出水晶一样的形态。天文学家估计GJ1214b 上存在着非常厚重的大气层,而沙博诺则认为,这些大气层大都由蒸气构成。这些水蒸气浓厚而灼热,常年笼罩着GJ1214b,令它好像一只名副其实的巨型蒸笼。
  天文学家称这样的环境为“宜居地带”,这大约是和其他环境更恶劣的类地行星对比得出的结果。人类很难想象会在这样的处境下生活。但是很难说,那里没有一些别的生命物种存在,比如某种类似于细菌的物种。也很难说,那里会不会孳生出一些生命物质,与我们在地球上见到的完全不同。
  行星GJ1214b 上的高温来自于它所围绕的恒星,一颗红矮星。和太阳相比,这颗红矮星显得十分昏暗,亮度只有太阳的三千分之一;然而由于GJ1214b 和红矮星距离太近,只有大约209 万公里的距离(GJ1214b 围绕红矮星运行一周只需要38 小时),所以来自恒星的温度令GJ1214b 变得十分灼热。
  发现GJ1214b 的过程十分偶然。和其他天文学家一样,沙博诺最先关注的也是太阳系外的那些恒星。“那些恒星大多是红矮星,这是银河系里最常见的恒星类型。”沙博诺说。他们在银河系外锁定了2000 颗红矮星,利用一个小型地面望远镜阵列来观测这些红矮星。沙博诺他们首先看到GJ1214b 的母星。一次偶然的机会,贝尔塔发现那颗红矮星表面的亮度不对,之后他通过数据计算证明,那是一颗行星正好从它的前方穿行过去,这颗行星就是GJ1214b。
现在沙博诺和他的团队正准备进一步探索GJ1214b上和大气环境相关的所有细节。在观测条件上,GJ1214b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从宇宙的尺度来说,40 光年的距离几乎相当于就在地球隔壁。“事实上我们用来发现GJ1214b的望远镜,只比业余爱好者的望远镜高级一点。”贝尔塔说。现在他和沙博诺准备申请用NASA 的望远镜来观测这位“邻居”。“尽管最后可能会证明,这样的大气环境对生命而言并不适宜,但它还是会成为第一个大气信息为人所确知的类地行星。”沙博诺说。(科学人网站 2010-01-0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GJ1214b类地行星“‘不同寻常’的特征”的一项是:

A.GJ1214b是一颗“超级地球”,它的质量是地球的6.6倍,体积也比地球大2.7 倍,而密度却只有地球的1/3。
B.GJ1214b行星的表面四分之三都被深海覆盖,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的饱含液态水的行星。
C.GJ1214b常年190摄氏度的高温,但液态水却仍大面积存在,在有些区 域,海水甚至呈现出水晶一样的形态。
D.GJ1214b围绕的是一颗红矮星,科学家用望远镜发现它的环境也许并不适合地球形态的生命存在。

下列有关寻找到该行星的过程的描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沙博诺团队采用了与其他天文学家相同的做法,他们在银河系锁定了2000 颗恒星,这些恒星大多是红矮星。
B.他们利用一些只比业余爱好者的望远镜高级一点的望远镜来观测这些恒星,并意外地看到了GJ1214b 的母星。
C.他们通过数据计算证明,使一颗红矮星的表面亮度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一颗行星从它的前方穿行过去。
D.GJ1214b围绕的是一颗亮度只有太阳三千分之一的红矮星,红矮星看上去显得十分昏暗,发现它纯属偶然。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GJ1214b类地行星距离地球40光年,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几乎相当于就在地球的隔壁,可说是地球的邻居。
B.GJ1214b上大气压强和地球不同,天文学家估计它上面存在着非常厚重的大气层,这些大气层由蒸气构成。
C.通过将GJ1214b类地行星与地球进行质量、体积和密度等方面的比较,沙博诺确定了行星上的水环境。
D.天文学家称GJ1214b为“宜居地带”,那里可能会孳生出一些生命物质,与我们在地球上见到的完全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辨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治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不过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中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颂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7.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思辨外壳。
B.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中。
C.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D.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8.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彼此构成并列关系。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20080417

9.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结果。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