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开始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此诗即写于他退居洛阳之时。
(1)、本诗写景有远景近景,有实景虚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叫答问题。(6分)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云锁朱楼”一句的诗眼是哪个?请分析这个字妙在何处。(2分)
答:
试析“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一句的作用。(4分)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漫感①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少年击剑更吹箭,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②,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
请找出《漫感》一诗的诗眼,并分析该诗眼的作用。


两首诗都运用了“剑”“箫”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也被认为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结合这两个意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形象? (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①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②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下阕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
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来阐释陈廷焯的这种说法。(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 “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