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闺怨 明 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1)有人认为,这首诗很讲究炼字,一个“试”字感情丰富,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看法。,
读下列一首诗,回答问题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① 这是一首()体诗
②这首诗的主题情感是?
③这首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你写出最主要的一种。(多写不得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3)题。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子”是这首词的;从风格上看,这首词属于。
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青玉案
张榘
被邀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张榘(jǔ),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前人评论“上阕‘羞涩’一语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5分)
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答:
(2)有人说三、四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②知村近,隔坞③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瓮:这里指水瓮。③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分)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