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中国人为何不愿看心理医生
三 江
中国自杀现象中有70%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如果有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也会大大减少自杀数量。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剧烈变化而导致人们患心理疾病增多;但另一方面却呈现出中国人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不爱看心理病(看心理医生)的矛盾现象,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仅是文化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就可发现很多原因。
中国人太好面子。这种要面子的文化渗透到对疾病的态度上就是讳疾忌医。而且对疾病避讳的严重程度是躯体疾病较轻,而心理疾病较重。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躯体有病已经是一种耻辱,心理有病就是更大的耻辱了。
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最具个人领域的私事,是自家的事,自家的心灵和想法不足为外人道,更不可能把内心暴露给陌生人。即使心理出现障碍也要靠自己的修身养性、闭门思过来解决。看心理医生就是要与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与文化传统背道而驰,所以很少有人去看心病。
中国民间流行的老话是,家丑不可外扬。这种自闭式非放性的文化和心理状态反映到人与人的信任问题上就是,不可相信陌生人。对心理医生同样不可信。因为医生有可能将病人的隐私和心理疾患暴露出去,这只会让患者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在生活中还有极端的例子,有心理医生把病人的隐私暴露出去后,引发病人的报复,追杀心理医生。
中国人的科学素养较低和对心理疾病认识不到位。一个人如果躯体有病,周围的人会认同这是疾病,并会同情患者,催促其去看医生。但是,如果心理行为出现了问题,如情绪反常、爱发脾气,不会有人催促当事人去看医生,当事者也不认为这是心理疾病。对于这种心理行为异常如果公开说出来也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更担心伤害当事者的自尊心。这种对心理行为的认知就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而中国缺少这样的社会支持系统,人们自然也意识不到要去看心理医生,甚至以看心理医生为不光彩。
心理学的发展有待提高。尽管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理论能解释人类的心理行为,但在治疗心理疾病上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同时心理疾病的治疗也并非全是心理分析,也需要药物和其他物理和化学方式的介入,也容易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问题。心理疾病容易成为人身和政治上迫害的工具。所以,一般人轻易不敢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更不用说去看心理医生了。
最后,心理卫生机构和心理医生的缺少、心理咨询和治疗效果不佳、收费高等也是中国人不愿意看心理医生的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10月上半月)下列说法中,不能解释“中国人不愿看心理医生”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太爱面子,多视心理疾病为耻辱,不愿暴露自己的心理疾病。 |
B.中国人认为自家的心灵和想法不足与外人道,固守内心,不愿与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
C.中国缺少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医生素养较低,对心理疾病认识不到位。 |
D.中国人深受自闭式非放性文化浸润,不愿相信陌生人,包括心理医生。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心理疾病增多是由社会转型和剧烈变化带来的沉重心理压力所造成的。 |
B.心病还需“心”来医,心理疾病的治疗应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水平。 |
C.中国人爱面子、自我封闭、不愿与人心灵沟通,根源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
D.中国社会缺乏诚信机制,导致中国人不愿对人坦露心扉,让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疾病则有可能带来麻烦。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心理病人在患上心理疾病之后,如果能够及时找到心理医生进行疗治,那他(她)的病情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效疗治。 |
B.“逢人只说三分话”这种自闭式非放性心理状态的形成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讲究修身”观念的恶果。 |
C.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机构,提高心理医生等从业人员的数量及水平,降低治疗费用,中国人将会大大地改变不愿看心理医生的状况。 |
D.心理疾病其实与身体的其它疾病一样,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不光彩问题,当事人切不可讳疾忌医;同时,周围的人也需要对当事人善意提醒,促其就医。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现代社会似乎热衷谈论“大师”,越没有“大师”的时代越热衷于谈论“大师”,这也符合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但“大师”,尤其是人文类的“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学术文化真正的全面继承与发展,靠的是“大师”而不是“专家”。“专家”只是掌握专门知识之人,而“大师”才是继往开来之人。缺乏“大师”,是学术危机的基本征象。
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A.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
B.社会关注错位,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师” |
C.人为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社会缺乏“专家”和“大师” |
D.“专家”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必须是一个“专家”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这段文字主要在告诉我们( )。
A.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 | B.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 |
C.人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 D.明天的生活是变幻无穷的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从古至今都没有长生不老的人,但每个人的寿命都极不相同,从生物学和医学上来看,人类的寿命应该有一个生物学上的最大值,不过目前尚不能确定人类的最高寿命有多高。
这一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的寿命( )。
A.是无限的 | B.究竟有多高我们是无法知道的 |
C.应该有极限,但目前还未被发现 | D.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高新技术的发展,应包括健全其抗御“灾害”的功能。但迄今为止,高新技术进步并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因此,频频出现难以预料的尴尬局面。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命中率并不是100%,美军启用的高新技术武器竟然演出过误伤多国部队的“悲剧”。至于一位患关节炎的病人在接受微波治疗时,因重编他的心脏起搏器程序出现问题而致死,更迫使人们正视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
下列对“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理解正确的一是( )。
A.高新技术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 |
B.高新技术发展中因不可避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 |
C.高新技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对其再发展带来的障碍 |
D.当今高新技术系统的抗御“灾害”功能不够健全使其在实施中出现的危害性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科技保密而显得更加突出。然而,科学技术的所有发明创造本应是全人类的财富,任何国家、集团或个人都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据为己有。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应该加强对科学技术的保密工作 |
B.应该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
C.对科技的保密是有限的,迟早都要泄漏出去 |
D.科学技术是全人类财富,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