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努力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明确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
美国前总统布什1992年9月在《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从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制作成桌椅;桌椅用旧了,人们可以把它劈柴取暖;木柴被烧之后会变成灰,飞灰湮灭。
辨题:物质不是永恒不变的。
2006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战略合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此同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妖魔化”中国的浊流,炮制出所谓“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言论。
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殖民主义”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中呈抬头之势,传媒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你认为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有用即真理”。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一座桥由多个桥墩支撑着,它的承重量不是由最坚固的桥墩决定的,而是由不坚固的那个桥墩决定。要想提高整个桥的载重量,必须加固最弱桥墩的坚固程度。
辨题: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决定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