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这说明(   )

A.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
B.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
C.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消极地忍受,在凄风苦雨中窒息不堪的形象;而毛泽东则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以及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说明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A.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关于人脑的位置感和导航问题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许多年。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得者对此作出了解答,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特化细胞如何协作并执行更高的认知功能及其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孔子提出要“畏天命”,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下列选项与孔子的话蕴含的根本观点不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从而推动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意识的能动作用促进事物不断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