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

| A.清政府统治结束 |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
|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B.手工艺技术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
| C.商帮势力崛起 |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
|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 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从材料反映的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封闭性 | B.落后性 | C.脆弱性 | D.分散性 |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
|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
|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