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9月30日,打通蜀道天险的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西安到汉中的行车时间缩短为3个小时。随着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国家高速公路北京—昆明线陕晋界至陕川界626公里全线贯通。回答41-43题。
41.国庆期间西安的某游客随团沿国家高速公路京昆线到峨眉山旅游。临近目的地时发现沿线分布有大片甘蔗且长势良好,影响此地甘蔗生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水源      B.地形        C.热量       D.科技
42.西汉高速公路的单位里程造价要远远高于川南的成乐高速公路,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科技含量高,建设人员工资比例大
B.修建时间晚,材料上涨价格高
C.注重动植物保护投资修建了保护区
D.地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43.关于交通运输网中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应尽量避开农田和城镇,山区公路避开陡坡,多呈“之”字形    
B.公路建设受经济、科技因素影响不断加强,自然因素的约束越来越不显著,但不能忽略
C.国道以直达运输位置为主.路线应较直、短,通过城市时应从其边缘经过
D.“要致富,先修路”充分体现了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源 D.便利的水陆交通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B、C、D依次代表()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D. 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关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所以只要经济数量能提高,环境治理可以以后再考虑
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所以只要社会平等自由了,生活质量可以适当降低
C.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D.可以按先后顺序、分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人们的行为

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这体现了()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甲)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甲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为主 B.该地区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C.乙城市可发展为交通枢纽城市 D.甲城市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从图乙中无法看出的是()

A.第二产业比例变化最小 B.第三产业比例增速最快
C.第二产业比例最大 D.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