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5月8日市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明确指出为了防治地面沉降,避免和减轻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根据以上材料,完成52-53题。
52.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主要是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 B.南水北调
C.长江上游修建水库 D.过度抽取地下水
5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地面的沉降 ( )
①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 ②人工回灌地下水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化工业 ④开发浦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是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人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人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人或16.6亿人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人 |
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 | B.15.1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下列不与合理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优劣 | B.科技发展水平 |
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有关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
B.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
C.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承载力影响很小 |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承载力具有绝对的确定性 |
下表资料来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 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经济因素 | D.社会因素 |
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以下问题。Y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 | B.教育水平 |
C.历史条件 | D.自然条件 |
可能是Y的国家为()
A.尼日利亚 | B.印度 | C.泰国 | D.日本 |
下图为某国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A.鼓励生育 |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
C.以税养老 |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
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生活水平高 | B.环境污染严重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虚拟水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贫水国家或地区可能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完成以下问题。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总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已构成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根据该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 |
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
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
D.虚拟水不是现实意义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