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第一届海峡两岸通道(桥隧)工程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行。与会专家称,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线路已初步确定北线方案、中线方案、南线方案3个具体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福建等地通往台湾的最便捷通道。公路修建形式有填海造堤、桥隧公路等。据此回答下面试题。修建贯通台湾海峡联结祖国和台湾岛之间公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 )
A.经济、政治因素 | B.地质地貌因素 | C.开发矿产资源 | D.气候条件 |
有关专家都认为不能通过填海造陆、修建海堤的形式修建该公路,其原因是 ( )
A.海水太深、投资太大 | B.地震活动频繁 |
C.影响海运、破坏海洋环境 | D.海潮、台风对海堤破坏大 |
从图中可看出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年 | B.1920-1940年 |
C.1958-1978年 | D.1978-1998年 |
在著名的雾淞观赏胜地,由于形成雾淞的原因特殊,因此,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看挂”的原因是
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历在枝叶上 |
B.日出前后,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
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最美丽 |
D.日出前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气中水汽的浓度 |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大气成分是()
A.氧 | B.氮 | C.氧 | D.二氧化碳 |
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晴天地面辐射强 | B.晴天大气辐射强 |
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 | 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 |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A.多年平均降水量 | B.多年平均蒸发量 |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 D.多年平均径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