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
B.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
C.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
读图,从地质构造看,山地M属于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褶皱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该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 |
B.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 |
C.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 |
D.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 |
当“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正确的说法是
A.直射点位置在北半球 |
B.英国伦敦时间是17时 |
C.我国昼短夜长但相差较小 |
D.美国各地昼长于夜 |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 B.南、北极圈 | C.南、北回归线 | D.赤道 |
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赤道地区 | D.跨东西半球 |
关于地方时的正确叙述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
B.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
C.西边时刻总比东边早 |
D.纬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