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
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 |
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 |
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 |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光强小于1时,温度是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
B.当光强大于7时,25℃比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大。 |
C.图2表示在5℃--35℃下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
D.图3表示在5℃--35℃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 |
2009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体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图中曲线①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距离,②表示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则正确的绘图是 ( )
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
A.细胞形成时 |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 C.染色体出现时 | D.染色体消失时 |
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O.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