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种理论。“博弈”这一说法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博弈论多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假设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赃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后进行审讯。检察官给出如下条件: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五年刑。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在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这一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监禁,但前提是同伙抵赖,这显然比自己抵赖坐十年牢要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一年刑)就不会出现。
在这个“囚徒困境”中,每个局中人选择了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构成了一个最优的策略组合,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这种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构成的战略组合,被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 也叫“纳什均衡”①。
“纳什均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一条真理: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贸易、国防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博弈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的结局,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屡见不鲜。因此,博弈论不仅仅存在于数学的运筹学中,也正在经济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纳什:世界著名博弈学大师。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博弈论研究的是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采取策略。
B.博弈论是研究棋弈、扑克这类对抗性质问题的一种理论,也是研究“囚徒困境”中陷入两难选择的策略问题的一门科学。
C.“纳什均衡”是每个局中人自己选择的最优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
D.“纳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从实质上说,“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两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原因的一项是  (   )

A.两个囚犯处于隔离的情况而无法串供。
B.两个囚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
C.检察官给出了一个特定的条件。
D.两个囚犯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下列关于“纳什均衡”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实力相当、棋风相似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彼此争赢,他们下出的变化多端的棋局,是一个“纳什均衡”。
B.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最终政府加强污染管制,企业采取低污染策略,使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互相平衡,从而进入“纳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国庆都是商家盈利的黄金周,为了在七天长假里取得可观的收益,商家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甚至亏本销售,不惜打出“跳楼价”,“血本甩卖”的字眼。价格大战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D.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谁都没有捞到好处的结局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根据文意,概括“纳什均衡”的现实意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用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精神改造的运动,就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宣传“互助”、“博爱”的道理,改造现代堕落的人心,使人人都把“人”的面目拿出来对他的同胞;把那占据的冲动,变为创造的冲动;把那残杀的生活,变为友爱的生活;把那侵夺的习惯,改为同劳的习惯;把那私营的心理,变为公善的心理。这个精神的改造,实在是要与物质的改造一致进行,而在物质的改造开始的时期,更是要紧。因为人类在马克思所谓“前史”的期间,习染恶性很深,物质的改造虽然成功,人心内部的恶,若不剔除净尽,他在新社会新生活里依然还要复萌,这改造的社会组织,终于受他的害,保持不住。
  (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
选出对本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

A.精神改造运动,是要用人道主义精神改造人心。
B.人心的改造是要充分展示人的本性。
C.精神的改造是要与物质改造相一致的。
D.人心的改造是要消除私有制,把掠夺变为奉献。

不能作为“精神的改造”要“与物质的改造一致进行”尤其在“物质的改造开始时期,更要紧”的理由的一项是

A.因为人类在创史初期,会有许多恶习的产生。
B.物质改造成功,会使人性的本质更为恶劣。
C.如若人心的恶不剔除干净,在新社会还会表现出来。
D.如若人心的恶不剔除干净,新的社会组织就会被破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城镇化,引领下一轮经济增长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改善民生的发展才是切实的发展。中国人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对房子的关注远远超越其他。近年来房价飙升,为普通百姓所诟病。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等信息。
与房子问题几乎同样备受瞩目的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会议透露,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罗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近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是把城市化强调起来,将它作为结构调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提出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让农民仔城市里生活,把户口问题专门提出来。这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纳的很重要的原因。”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也对记者表示:“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是一个有利的政策,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他说:“户口始终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屏障,只能通过中央政府下决心逐步破题。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有助于推进城市化,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户籍制度是二元结构的一个制度安排,曾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现在提倡对外来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要提升城市化水平,户口障碍要放逐步消除。”穆光宗还谈道,有人建议用居民身份证取代“城乡分类户籍制度”,这是一个前瞻性的想法。
针对城乡差异问题,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克莱门斯•斯图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地区尤其是城乡间的差距,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但也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了很大空间。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及福利水平,进一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有着实际需要,这也是‘和谐社会’目标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地方压力过大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通过诸如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改革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经济在2010年会走得更远。”克莱门斯•斯图贝这样对记者表示。
以下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方面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重点。
B.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遏制房价的飙升。
C.要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D.把城市化强调起来,将它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提出来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

对文中姚洋、穆光宗两位教授谈到的“城镇户籍改革”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户口问题专门提出来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很重要的原因。
B.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C.户口始终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屏障,只能通过中央政府下决心逐步解决。
D.户籍制度曾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逐渐的破解,将来有可能用居民身份证取代“城乡分类户籍制度”。
B.针对城乡差异问题,丹麦的克莱门斯•斯图贝认为城乡间的差距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了很大空间,但更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C.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只能通过体制改革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在2010年会走得更远。
D.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传统观念的改变,将会使百姓不再把房子作为关注得重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以假当真(节录)
冯骥才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有存在价值。音乐不是大自然的声音,诗不是生活用语,小说当然不是生活的记录,画当然不是现实事物或景物的重现。人们日日生活在现实里,何须你再来复制一个现实?这也正是自然主义最没有艺术价值的缘故。
西方的写实主义蓬勃于没有摄影和电影的时代。自从人类发明了照相机和摄影机,写实精神在西方中便不是至高无上的了。而中国人就像明白罗盘的原理那样,早早地就明白了艺术不是复制生活的法则,从不崇拜写实,从不顺从器官的感受,而听凭心灵的感受,大胆地以假当真,创造了高明而又伟大的东方艺术。倒是当代的中国人陷入愚蠢,把自然主义和摄影现实主义奉若神明。于是,文学只剩下表面上杂乱不堪的“感觉真实”,绘画坠入了模仿照相的技术主义。当毕加索、克里姆特、马蒂斯从东方艺术中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而使西方的艺术更“艺术”时,他们哪里知道如今的东方艺术正在退化。
艺术由于它给予人们的都是生活中没有的,因此才叫创造。创造都是由无到有,创造都是为了需要。人们需要艺术,除去认识上的启迪、审美的享受、心灵的慰藉、闲时的消遣,还有好奇、娱乐、消解、释放,以及对生活和生命的种种补充。艺术家一旦明白这一艺术原理,现实生活就变得有限。艺术家在复制生活时常常陷入被动和无能,而超越生活时才进入放纵和自由。诗人更加浪漫,小说家更富于想象。为此之故,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魅力是传奇。至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员和角色,他们既是“合二为一”的,又是“一分为二”的。演员有时进入角色而表现角色,有时跳出角色表现自己。演员的技艺刻画了角色的能耐,演员的功夫又加强了角色的魅力。观众既欣赏到角色的本领,同时也欣赏到演员的超凡功力,得到双重的满足。演员与角色,真真假假、浑然一体。艺术家所能发挥的天地是双倍的。
那些不求形似的中国画家,更是水墨淋漓,满纸云烟,信手挥洒,尽情张扬自己的意趣与个性。对于那些画家,“眼中之竹不是手中之竹,手中之竹也不是心中之竹也”。于是,郑板桥的清灵潇洒,朱耷的悲凉寂寥,王冕的高洁脱俗,都不是来源于自然风物,而是活脱脱的深刻的自己。然而中国观众要看的也正是这些。
写到此处,方应说道,中国人真是懂得艺术。正像我曾对威廉?戈尔登所说,“中国人从来不把画当做真的”,艺术家才获得天宽地阔的创造自由。东方艺术的特征,东西方艺术的区别也就因此产生。任何艺术的形成,一半靠艺术家的天才创造,一半靠富于悟性的读者与观众的理解。艺术家往往只强调前一半,可是谁来写一部读者史或观众史?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自然主义强调重复生活、复制生活,因此是最没有艺术价值的艺术。
 B.摄影和电影艺术取代“西方写实主义”艺术成为西方至高无上的艺术。
 C.毕加索、克里姆特、马蒂斯不知道如今的东方艺术正在退化,就盲目的学习,已达到“使西方艺术更‘艺术’”的目的。
 D.“合而为一”“一分为二”,指的是中国戏曲中演员与角色之间是一种“真真假假,浑然一体”的关系。
 E.中国画家不求形似。郑板桥、朱耷、王冕是中国画家的代表人物。
 F.威廉?戈尔登说,“中国人从来不把画当做真的”,艺术家才获得天宽地阔的创造自由。
2.下列各项中对“以假当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自开始就是“以假当真”的艺术。
B.毕加索、克里姆特、马蒂斯从东方艺术中悟到艺术的真谛,从而使西方的艺术更“艺术”。
C.诗人更浪漫,小说家更富于想象,是因为他们懂得“以假当真”。
D.“以假当真”是东西方读者与观众的共同需要,因此“写实精神”不会被广大读者和观众接受。
3.作者反复强调“以假当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作者所指的“以假当真”是什么意思?
答: 
4.本文作者主张艺术要“超越生活”,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超越生活”的含义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脂肪肝
脂肪肝并不是说肝脏变成了脂肪,而是指肝脏里的脂肪含量升高,超过了正常比例(健康人肝脏里的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15%,脂肪肝患者肝脏里的脂肪则占肝脏总重量的30%以上)。这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积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根据有无过量酒精摄入,又可将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和酒精性肝病。在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为常见。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药物中毒、大量饮酒、糖尿病、慢性肝炎均可引发脂肪肝。据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肥胖、Ⅱ型糖尿病、饮酒和高脂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和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脂肪肝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和治疗,是完全可能逆转和纠正的。因此,要定期体检,争取尽早发现体内可能存在的病变,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尤其要多加注意。
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中青年男性中,有四分之一患有脂肪肝。随着工作压力加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上班族作息时间紊乱。而且经常外出应酬、饮酒,更是增加了患脂肪肝的概率。对于越来越多的与肥胖相关的脂肪肝患者而言,需要的是适当锻炼而非休息,多吃粗粮、蔬菜,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精细食品和保健品。只有有效控制体重和腰围严格禁酒,才有可能减轻肝脏脂肪的堆积,从而促进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康复。
(节选自《环球科学》2007年第7期)
11.从原文看,下列对“脂肪肝”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脂肪肝是指肝脏里的脂肪含量升高,超过了正常比例,并不是说肝脏变成了脂肪。
B.脂肪肝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积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C.根据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和有无过量酒精摄入,可将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
D.据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肝病角者中更为常见。
B.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营养过剩、营养不良、遗传基因、药物中毒、大量饮酒糖尿病、慢性肝炎均可引发脂肪肝。
C.随着工作压力加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中青年人群中,有四分之一患有脂肪肝。
D.肥胖、Ⅱ型糖尿病、饮酒和高脂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和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脂肪肝患者患的多是非酒精性肝病,可见即使经常过量饮酒,也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B.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所以患者将会感染上甲、乙型肝炎,并进一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C.脂肪肝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只要能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和治疗,就完全可能逆转和纠正。
D.只要有效控制体重和腰围,严格禁酒,就能减轻肝脏脂肪的堆积,从而促进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康复。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8~10题。
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它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以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在中国,不少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的最大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湿热的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还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而且制作相当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他们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8.下列关于“皮影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皮影戏历史悠久,它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陕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派生出中国的地方戏曲剧种。
B.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C.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皮影成为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D.受皮影戏表演形式和传播途径的限制,加之当年制作和表演的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皮影戏已经失传。
9.下列对阻碍“皮影戏”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电影、电视、网络等众多娱乐方式使“皮影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B.皮影复杂的制作工艺及其保存的困难使“皮影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C.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要求很高,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皮影戏表演人才很不容易。
D.皮影剧团数量少,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地区,不利于皮影戏的传播。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皮影的制作有很高的难度,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的结果。
B.皮影戏的表演手段可以为电影所借鉴,皮影戏也可以借鉴电影的某些表现手法。
C.和传统皮影戏相比,数字化的皮影动画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利于传播。
D.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足够的创意,皮影动画不需要任何技艺就可以制作完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