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0.6 mol A和0.5 mol B充入0.4L密闭容器中发生2A(g)+B(g) mD(g)+E(g),经过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D为0.2 mol。又知5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0.1 mol·L-1·min-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的转化率均为20%
B.m值为1
C.5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D.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B.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
C.(CN)2为直线形分子,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 |
D.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都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插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的溶液中H+ 浓度均减小 |
D.乙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260 |
143 |
70 |
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5、+3、-3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
B.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
C.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
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SO2产生气泡,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