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②中国低价劣质的商品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   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洋布比土布更具竞争优势 B.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手工业彻底破产 D.反映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改编】读四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l
17
39
64
89
100
法国
34
43
56
66
89
100


A.20世纪初美国、德国工业产值在四国中居领先地位
B.反映了四国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
C.工业革命促进了四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欧美各国经济的发展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恰逢大革命100周年,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以隆重庆祝。世博会期间,大批游客搭乘铁塔电梯鸟瞰巴黎,晚上铁塔的灯光成为都市浪漫生活的组成。此后铁塔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
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D.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

【改编】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英国政策的这一变化是受到了哪一经济思想的影响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新自由主义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的推进②海外市场的形成③垄断组织的出现④民主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