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
|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
|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
|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
|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
|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
|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
|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
|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
|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
《清史稿•烈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 A.法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 C.程朱理学 |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 A.孟子“性善论” |
| B.墨子“兼爱”思想 |
| C.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
| D.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思想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
|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
|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
|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