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多,约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70% |
B.从t0→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都随距离增加而减少 |
C.庐山以东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
D.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
读“三地区的捉业资料比较图”,完成l7~l8题。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区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
D.甲——城郊乳畜业 |
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读“某国总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完成第l6题。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
B.外来移民入门超过本国人口 |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
为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中国正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中哈石油合作前景广阔。读图完成13~15题。图中山麓地区草原植被的出现,体现了自然带的( )
A.自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 B.自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
C.自山麓向山顶的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影响图中管线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 B.河流 | C.地形 | D.城市 |
图中Q城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其最优越的区位因素是( )
A.交通和资源 | B.位置和政策 | C.腹地和市场 | D.矿产和劳力 |
读“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表”,完成11~12 题。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B.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第l0题。
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
B.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 |
C.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
D.东侧水能资源不如西部更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