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
| B.经济全球化 |
| C.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
| D.单极世界逐步形成 |
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的古典文化中心,如希腊、中国,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④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阅读苏联与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量及增幅比较表 。从表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苏联 |
中国 |
|||||
| 项目 |
1928年 |
1940年 |
增幅(%) |
1952年 |
1957年 |
增幅(%) |
| 钢(万吨) |
430 |
1830 |
326 |
135 |
535 |
296 |
| 煤炭(万吨) |
3555 |
16600 |
368 |
6600 |
13100 |
98 |
| 棉纺物(亿米) |
26.78 |
39.54 |
48 |
38.3 |
50.5 |
48 |
| 谷物(万吨) |
7300 |
9550 |
31 |
16392 |
19505 |
19 |
A.中苏两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B.中苏两国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C.中苏两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D.中苏两国经济结构相对合理
1933年,留学德国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元造纸厂”,“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历尽艰辛,最后于1939年4月落脚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关于“中元造纸厂”及内迁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该厂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 | B.抗战爆发是其内迁的原因 |
| C.使中国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 D.因交通四通八达选址宜宾 |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在此,他揭示了
| A.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中国主力军 | B.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精神的核心 |
| C.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 D.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完全融合 |
梁启超曾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此,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是
| A.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 | B.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 |
| C.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 | D.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