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薄伽丘用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讴歌了人性,他的代表作品是
A.《十日谈》 | B.《老人与海》 |
C.《母亲》 | D.《高老头》 |
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的公民大会的场景是:“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城邦呀城邦,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发……”材料反映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B.公民整体素养较差 |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 D.公民行政随意无序 |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发展经济首先强调的是农业和轻工业,而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却转变为突出强调“中心环节是重工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 | B.苏联模式的影响 |
C.世界冷战局面的制约 | D.过渡时期的结束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 )
A.中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 |
C.中共已经纠正了右倾主义错误 | 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 |
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 )
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 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 |
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 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