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在不知不觉之中,卖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要品牌。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材料二 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载体,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04年起,人大代表纪宝成率先在“两会”上递交将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提案,引起中央有关领导重视,也引起社会热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进行调研论证,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农历除夕也将法定放假。
材料三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民意调查2007年11月15日24时结束,大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在国家发改委拟定的各调查选项中,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的支持率约为89%,调整五一长假并增加3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支持率约为68%,保留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的支持率约为82%,将春节放假期间提前到除夕的支持率约为81%,将元旦、五一及三个新增法定假日与前后周末调整成连续3天“小长假”的支持率约为77%。综合以上调查结果,约有八成网民支持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由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请分析《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形成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3)结合材料分析一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节假日所反映的哲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材料一:
2005年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对外贸易
引进外资
对外经济合作
进出口总
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
(%)
引进外资
亿美元
同比增长
(%)
承包工程、
劳务合作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
(%)
批准境外
投资项目/个
同比增长
(%)
2279.4
33.4
131.8
29.2
33.1
35.1
163
55.2

材料二: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多变;江苏外贸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还不够合理,省内各市县开放型经济水平落差很大,“走出去”的规模还很小,跨国经营的能力还很单薄,参与国际竞争的经营主体还缺乏活力。
(1)根据上述材料,某市高三(1)班同学决定围绕“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开展探究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说明确定这一研究课题的依据。
(2)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往往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称之为外贸依存度。用公式表示即: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NP(GDP)×100%。2004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达1708.10亿美元,贸易依存度高达91.06%。有人认为,外贸依存度越高越好,你怎样认为?其哲学依据是什么?
(3)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际调查,同学们发现,沿海发达省市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江苏与诸多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与广东比,江苏对外开放起步晚,目前进出口总额不到广东的1/3,实际利用外资只有广东的一半多;
一一与上海比,在项目规模、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等方面有较大差距;
——与浙江比,体制束缚较多,自营出口主体相对不足,民营企业在引资、出口中的潜力没有充分激发。
请针对上述情况,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进一步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思路。
(4)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展开放型经济需要大批优秀的专门人才。请从哲学角度谈谈青年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供求总量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今后几年,年度就业岗位缺口预计在1200万个左右。供求结构矛盾突出,传统行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却供不应求。
据报载,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种在过去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已经屡见不鲜。而且,孝道、诚信、社会责任感等道德标准已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面对当前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劳动者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意义。

某公民发现所住地段的路面不平,影响居民出入,便通过有关渠道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公民行使了哪一方面的权利?
(2)行使这一权利的渠道有哪些?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