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为期四天的南京下关妈祖庙会开幕。成千上万的南京人和来自台湾、莆田、潮州等地的商客拥到下关天妃宫祭祀妈祖,热闹非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了解,下关妈祖庙会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南京100多个与妈祖庙会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民间庙会却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材料二 相关人士认为,民间自发形成的庙会,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其实就是物资交流会。如今商业发达,庙会的经济功能微乎其微。从这个意义上讲,庙会的消亡是必然的,也不值得可惜。
材料三 也有专家指出,传统民间庙会是“文化”与“物质交流”的结合。虽然商业繁荣使庙会的物质交流功能削弱殆尽,但乡土习俗、文化内涵依旧传承不息。他认为,作为非物质的民间民俗文化,民间庙会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只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并加以创新和引导,就会大为改观。
(1)传统习俗失去了经济功能,消亡是必然的。请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2)请简要谈谈如何使传统民间庙会得到继承和发展。
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乙组同学讨论图时一致认为,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请你补充回答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还有哪些,并说明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的过程中如何坚持这些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为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公布,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民意调查。经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作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