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他批评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监察谏议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历史学家们喜欢用“黄金时代”来表述某一时期某一历史现象达到比较繁荣或鼎盛的状况。下
列关于各类“黄金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②元末明初以后,中国古典小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③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④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下图是1950 -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两国农业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B.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最终超越了苏联
C.苏联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很突出
D.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粮食产量差距拉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