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树龄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里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
A.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C.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
D.罗马法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
40年前,法新社曾这样评论某事件,说它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同时埃及开罗《金字塔报》也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些评论针对的事件最可有能是()
A.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
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C.中日正式建交 |
D.中美正式建交 |
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终于实现了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最早的历史根据是()
A.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
B.1981年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C.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
D.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
如图所示是某时期的一张“结婚证”,从图中不能反映()
A.“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
B.公民结婚做到有法可依 |
C.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婚礼形式 |
D.“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
B.对农民所受的各种痛苦的表示深切同情 |
C.已充分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
D.决定开辟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