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法律保障的是
A.《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政治协商制度 |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此讲话的影响下()
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
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C.我国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 |
D.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的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 |
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
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
在2012年6月举行的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 |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 |
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业繁荣 |
2014年4月16日《北京日报》报道,外交部长王毅1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中俄双方已经商定,2015年共同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当前形势下,这对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双方要密切配合,办好有关活动。这从一侧面折射出()
A.中俄两国在对待二战的问题上具有一致性 |
B.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已使联合国名存实亡 |
C.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
D.中俄两国力图恢复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日关系正常化 |
B.中苏关系缓和 |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
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