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惠民县是山东省一个欠发达县,许多年轻人都离开这里,到外地寻找发展机会。因此,当毕业于山东大学的潘学鹏不留在大城市,反而回到落后的家乡小镇创业时,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4年夏,潘学鹏回到自己的家乡——惠民县李庄镇,贷款创办了一家绳网加工企业。两年后,公司发展成为年产值100万美元、利税8万美元、产品达9大系列120个品种的知名绳网出口企业。
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由于缺少经验,潘学鹏的产品最初曾因达不到验收标准而被拒收。面对积压的产品,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产品质量搞上去。他请来高级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培训,并严格管理程序,不让一件次品出厂。由于他讲诚信,善经营,仅一年时间,产品便打开了销路,订单雪片般飞来。
材料二:2007年500万大学生毕业,至今尚有100万未就业。“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不少人特别是大学生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给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1)结合材料一,说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经济意义。
(2)说明材料二“面对积压的产品,他横下一条心,一定把产品质量搞上去”的经济依据。
(3)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二中的大学生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就业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选举法修正案,首次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有新的突破,真正走上产业化、现代化之路,必须大力发展以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完善、补充,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上述材料表明(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2010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众多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讲解低碳环保知识,“手机电池充电后要及时拔下插头;尽量步行、多骑自行车、少乘车出行;尽量使用节能空调、节能冰箱”,以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
①环保意识对治理环境污染起决定作用
②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既要吸收和继承,古为今用,又要扬弃和更新,进行改造。这表明,辩证否定( )

A.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实质是“扬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