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各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唇亡则齿寒
⑶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⑷今刚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⑸非死,则徒尔
⑹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⑺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
⑻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⑼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⑽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⑾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
⑿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⒁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A.⑴与⑵不同,⑶与⑸不同 |
B.⑹与⑺不同,⑵与⑼不同 |
C.⑷与⒁相同,⑿与⒀不同 |
D.⑻与⑽相同,⑾与⒁相同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上海卫生部门呼吁市民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在食用鸡、鸭、蛾等 家禽时一定要确保长时间蒸煮(包括禽蛋)。 |
B.当年,有人批评撒切尔夫人漠视失业劳工的生存状况,认为她“应该具有同情心”,她的丈夫对此 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 |
C.一场春雪给烟台的城市居民带来了惊喜,却让广大农民担忧正处于复苏期的小麦等农作 |
D.对雅安地震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没有条件照镜子,群众的眼睛就是一面镜子;没有条件去 |
洗澡,流出的汗水就是最好的洗澡水。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颓圮满负荷明查暗访 |
B.观摩娟秀福利院卧薪尝胆 |
C.刻画旋涡绊脚石乐不可知 |
D.央浼气概名信片唇枪舌剑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甄选/箴言舐犊/胼胝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
B.栈道/饯行稽查/稽首开天辟地/包庇犯罪 |
C.叨念/叨扰瞠目/饼铛否极泰来/臧否人物 |
D.飙车/剽悍钥匙/锁钥权势煊赫/头晕目眩 |
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外边,大风将雪片堆积在洞口处,四周变得一片漆黑。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阿隆靠着它缩成一团。他从来就喜爱兹拉特,现在,兹拉特在他眼里,简直就像是他的妹妹。他便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当阿隆睁开眼睛时,他说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大雪盖住了天窗。他试着去捅开,可他的手臂全伸直了,还是捅不开。幸亏那根棍子还在身边。花了很大力气,他才用棍子捅开了天窗。外边,始终一片乌黑。雪继续在下。寒风呼啸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笑……
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不过,从第二天起,雪再也没那么大了,风也渐渐平息了。第三天夜里,雪停了。但阿隆还不敢摸黑找路回家。夜空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圆月在雪地上洒下片片银辉。阿隆钻出草堆,环顾周围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沉浸在宏大天地的梦幻之中。星星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近。月亮在苍穹中游弋,就像在大海里一样。
第四天早晨,阿隆听到一辆雪橇的铃铛声。原来,草堆离大路并不远。阿隆牵着兹拉特,向赶雪橇的农民问路。不过,他没有询问通往城里和屠夫费佛尔家的路,而是回村、回家的路。在草堆里,阿隆就决定再也不与兹拉特分离。
这三天来,阿隆全家及邻居们到处找过他和山羊。可在风雪中,他们没有发现丝毫踪迹。大家都认为他们已经冻死了。阿隆的妈妈和妹妹们哭了一阵又一阵。父亲坐在一边儿,一声不吭,脸色阴沉。突然,一位邻居跑来报告说:阿隆和山羊兹拉特回村了。
家里一片欢腾。阿隆讲述了他如何找到那个大草堆,兹拉特又是怎么给他奶吃。阿隆的妹妹们抱着兹拉特,亲了又亲,并给它拿来胡萝卜和土豆皮。兹拉特一边贪婪地吃着,一边咩咩地叫着。
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特的那件事。现在,寒冷的冬季终于降临了,村民们重又需要硝皮匠勒文来帮忙。在持续八天的灯节里,阿隆的母亲也能每晚做些油煎鸡蛋薄饼给孩子们吃,兹拉特也有一份。尽管兹拉特有自己的羊圈。不过,一到晚上,蜡烛点着的时候,它就用角敲厨房的门,让人知道它要进来。每次,大家都放它进来。吃完煎饼,阿隆、米丽昂和安娜玩陀螺。兹拉特也不离开,坐在炉旁,在闪亮的烛光里,看着嬉笑玩耍的主人们……
有时,阿隆问它:“兹拉特,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三天三夜吗?”
兹拉特用角搔搔颈背,摇摇长着胡子的脑袋,发出它那惟一的声音:“咩——”根据选文内容,请概括山羊兹拉特形象的特点。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风雪中的三天三夜对于阿隆一家与兹拉特的情感的变化有何意义?
划线部分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在有的译本中小说的结尾还有这样的一句:“这个单纯的声音,表达了兹拉特全部的思想,全部的爱。”你觉得加上这一句好还是原文好,为什么?
阅读《登高》,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