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居杂兴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在任所有感而作。
请赏析诗中“斜”字使用的妙处。
这首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西塍废圃
周 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注释]
①蛩,蟋蟀。②蜩,蝉。③玉簪,花名。
诗的三、四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意趣或者说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此诗为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所作。
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中秋月
白居易苏轼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暮云收尽溢清寒,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银汉无声转玉盘。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此生此夜不长好,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 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着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于押解途中写下的。
诗的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举出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