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界里常见金属元素存在最多的是Al,其次是铁,铜的含量较少。然而人类冶炼金属获得成功最早的反而是含量少的铜,含量最多的铝最迟冶炼出来,究其原因,合理的是(   )

A.矿石在地下埋藏,铜矿最浅,容易开发,铝矿埋得深,难开发
B.铜矿颜色较深,易发现;铝矿颜色较浅,不易发现
C.铜矿较易还原,铝矿很难还原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金属陶瓷超导材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 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 时生成 1 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 SO2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低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D.离子半径:Z> W>X>Y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HCl溶液;②pH=2的CH3COOH溶液;③pH=12的NaOH溶液;④pH=12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种溶液中的KW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取体积相同的溶液①、②、③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少
C.将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常温下,将②和③等体积混合:c(CH3COO)-c(Na+)=c(H)-c(OH)

反应A+B →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 →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 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反应A+B→C的△H<0
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够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O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