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1~2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 |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
2. |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寡妇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归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山中寡妇》首联明确交代了丈夫的死因之后,用白描手法从和两个方面描绘了山中寡妇的苦难形象;颈联(第三联)中又从和两个方面写出她艰难穷苦的生活。
(2)诗中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达感情的?尾联(第四联)的感慨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本词塑造了"弄潮儿"什么样的形象?(不超过40字)
(2)这首词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弄潮儿"形象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