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 A.①② | B.②④ |
| C.③④ | D.①③ |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①地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南风 | D.西北风 |
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 C.昼长年变化较小 | D.较早进入新一天 |
图示观象可能出现在
| A.1月 | B.2月 | C.7月 | D.8月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读下图回答: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将出现连续性降水 | B.日均温①地小于③地 |
| C.②地附近地面又暖又湿 | D.日温差①地大于④地 |
下图为1984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只考虑温度固索,则图中P点近地面风向为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下图中与天津市近地面对流层大气运动所体现的地理原理相似的是

福建高三(1)—(4)班教室内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最大值时(假定一年中每天都为晴天)
| A.全球昼夜平分 | B.北半球此时处于夏季 |
| C.太阳直射20°S | D.南极圈出现极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