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4日夜间,一辆油罐车在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以北500多千米的波尔加起火,事故现场发现了23具被烧焦的尸体,造成至少35人死亡,60多人受伤。这辆由科托努开往贝宁北部的油罐车因发生故障停在路边,附近的居民用管子偷吸油罐车里的汽油时,其中一人携带的油灯引燃了油罐车。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 B.降低汽油成本 |
C.避免铅污染大气 | D.防止铅与汽油反应 |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
C.正极有O2逸出 |
D.铜片上有H2逸出 |
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 3/2O2(g)=CO2(g)+ 2H2O(l);△H="+725.8" kJ·mol-1 |
B.2CH3OH(l)+ 3O2(g)= 2CO2(g)+ 4H2O(l);△H="-1452" kJ·mol-1 |
C.2CH3OH(l)+ 3O2(g)= 2CO2(g)+ 4H2O(l);△H="-725.8" kJ·mol-1 |
D.2CH3OH(l)+ 3O2(g)= 2CO2(g)+ 4H2O(l);△H="+1452" kJ·mol-1 |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错误的是
A.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
B.放热反应的△H<0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1丁醇CH3CH2CH2CH20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
C.1丁醇和乙酸能反应完或者有一种能消耗完 |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
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
C.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
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