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唐诗,完成1-3题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气势雄伟,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象,这些意象构成的画面说明了什么?
2.古人分别都要抒写“黯然消魂”的情感,而本诗哪几句摆脱了这样的俗套?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分别之情?
本诗文情跌宕,试从修辞格的运用和感情两方面作一下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释】: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ān],短衣。②夜娖[chuò],夜里握着。③胡禄(lù),装箭的箭筒。
④金仆姑,箭名。⑤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如《美芹十论》《九议》等。
请分析全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该词上片前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有人说词人“早晚溪边去”的目的是为了盼望外出的丈夫,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青溪怀古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就诗中画线的句子,自选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以下小题。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词中作者两次巧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了极佳的叙事抒情效果,两个“秦楼月”与两个“音尘绝”内含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这首词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请结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和“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两处诗文加以简要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