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乙寒食寄京师诸弟
王维 韦应物
独在异乡为异客, 雨中禁火空斋冷,
每逢佳节倍思亲。 江上流莺独坐听。
遥知兄弟登高处, 把酒看花想诸弟,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杜陵原是汉室帝王陵墓所在,唐代
成为长安附近游乐之所。
1.甲诗所写为 节,作者对平日无时不在的思念亲人之情通过一个 字体现。乙诗所写为春季,由诗中所写的 点出,第一二句写景、写时、写地、写心情,并以一个 字突现。
2.两首诗的三四句写对“兄弟(诸弟)”的思念之情,手法有相似之处,试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②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③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韩驹(?~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曾从师于苏辙。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任秘书省正字,后因从学苏辙(元祐党人)而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
上舍:宋神宗时把大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
②摩:接近,碰到。
③顾藉:顾惜。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看叶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如何表现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②阳月:指农历十月。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说说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