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前两句,诗人以饱墨浓彩的文笔,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有              、             、           和                四个意象。在描绘这些意象的过程中,诗人突出了它们的            ;从“逾”和“欲”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为描绘这个画面作者采用了           的手法。
2.结合整首诗,分析第三句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为表达这种感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诗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作为格律诗,这首诗在对仗方面有什么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开头两句描写了山中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空”字。
从意象入手,分析中间两联的内容和情感,并谈谈你对这两联写作技巧的理解。
尾联运用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小圣乐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 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是金元之际著名的文学家。②海榴:石榴。
(1)“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
(2)作者在这首散曲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元)张养浩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到头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注】傀儡棚中闹:指戏棚里演戏的情景,这里喻指元代世情的纷纷扰扰,宦海的险恶。
(1)曲中连用了四个“也不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作者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的?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有人认为上片写愁“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
答: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