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较下列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落何处,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两首诗都借用      引起征人的      情,注重诗境,表现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边塞将士的普遍感情,引发读者的联想。
2.从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来看:
前一首诗描写        时节,       的景致,氛围        基调       
后一首诗描写了      景致,气氛        ,基调        
3.从所抒发的感情来看,诗人高适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国力强盛,将士、文人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所以前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诗人李益主要生活在中唐时期,他从军之地已经成为藩镇割据的地方,这里的边塞士卒迫于连年不断的内外战争,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黯然消失,所以后一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是                 
4.从艺术特色看,前首诗先写景,后两句写声成象,产生联想,整首诗     结合,构成富有梦幻色彩的美妙阔远的意境;后一首诗诗人由      、     引动绵绵     ,三者有机交融,令人触景生情,意境简洁空灵,语意含蓄不尽。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暗含什么意思?

文段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表现出什么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
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答:

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侧面描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