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
丹阳湖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诗人的心境有关。据此谈谈这首词的起句、结句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简答。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砌:台阶。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
简要分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本诗是作者谪居江州时期的作品。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请简析诗第二联中“平”字运用的妙处。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午睡起来本来想读读书,可是又提不起看下去的兴致。 |
B.全诗前两句以“一架松阴”、“半弓苔”来渲染午睡初起时诗人内心情思的慵倦。 |
C.后两句诗中说,诗人掬起泉水想去浇浇芭蕉,却不小心淋湿了玩乐正酣的儿童。 |
D.全诗后两句捕捉了特定生活状态下的偶然情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恬静。 |
有人说,“戏”与“误”的配合使用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中有突出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主旨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