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小舟
陆游
小舟无定处,随意泊江村。
云气分山叠,沙汀蹙浪痕。
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
高咏渊明句,吾将起九原①。
[注]①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指陶渊明安葬的地方。
颔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1)诗中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题目中的“顿凉”?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上元①怀古(其一)
李山甫②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注】①〔上元〕古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 ②〔李山甫〕唐朝诗人,累举不第,文笔雄健,名著一方。
颈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这两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②客,何必独沾衣。
【注】①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②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附】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6.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江水浸云影”,描写江水倒映出天空之云。一个“浸”字写出了一江秋水的澄澈。
B.“风景今朝是”两句,意即美好的自然现在依然存在,而曾经登临的昔人已成为过去。
C.“无尽今来古往”三句,词人从时空变换角度抒发了人生短暂、时有危机的无奈之感。
D.富有理趣,是宋代诗词的特点之一。此词由景入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世事的理解。
②下列画线诗句的意境,与“空翠渺烟霏”一句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B.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C.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D.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
③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边行书事
【唐】李昌符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
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①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注】①汾阳:指汾阳王郭子仪。他曾单骑入回纥营,与回纥酋长言和,联合击败吐蕃。
“无理而妙”是古人论诗的一条重要原则,请以此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诗歌的首联和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