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就本词情与景的写法谈你的认识。(要结合词语或句子分析)(不少于80个字)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
【清】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
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②。城头一角晋阳山,怪他青到无人处。
【注】①嘉庆十八年,周之琦曾奉差赴山西。这首词写于此番山西之行。
②栖鸦语:谦辞,比喻稚嫩拙劣的文字。
上片“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
结合下片,谈谈“闷来却觅栖鸦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望春台,位于京城中。
此诗中的梅花具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何种情感?
此诗颔联原来用的是“数枝开”,郑谷将其中“数”字改为“一”字。你认为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小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渡汶河
(明)谢肇淛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游宦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小诗。
②汶河:今名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北,流向西南,经汶上县入运河。
请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了渡河?试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诣红楼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
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
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
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