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灞 陵 行 送 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①, 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 云是王粲②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③愁绝不忍听。
[注]
灞陵亭:在今西安市灞桥附近,汉时所设,用以检查来往行人。唐时在此设立驿站,长安人送客东行时,即在此折柳赠别。
王粲:东汉人, “建安七子”之一。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作乱,十七岁的王粲从长安往荆州避难,写下著名的《七哀诗》,诗中有“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句子。
③骊歌:指《诗经》之逸篇《骊驹》,是一首离别之歌。
诗歌是怎样烘托浓郁的离别气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与“浮云”在古诗经常连用,如“浮云蔽日”之类,你认为在本诗中这两个意象的结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分)
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破 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对这首词中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表面上是写酒醉,实际是写梦境。这一句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生动地描写边塞战地生活,反映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出了作者的理想:收复失地,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赢得青史留名。 |
D.“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首尾两句写实,“梦回”以后进入梦境,整片内容不变,打破了上下片分述一事的传统写法。 |
B.首句和尾句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 |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
D.全词格调低沉凄凉,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的复杂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正是婉约派的风格。 |
古代诗歌阅读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
本诗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金城临河驿楼①
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②。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金城:在今甘肃兰州西北。②五凉:指晋和
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甘肃境内。诗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重险”的?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的表达方式。(2分)
请说明两首词中都用到了什么典故,并分析两位作者用此典故的不同用意。(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