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灃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西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⑴这首随笔似的小诗,主要写了春郊访友的感受,那么作者对朋友别墅所在地熟不熟悉呢?哪句诗比较明确的透露了这一信息?
⑵ 本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具体写“君家”怎样,“友人”如何,该不是拟错题了吧?请结合原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柳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青霜。
【注】乐游苑:又叫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全城,是时人节日游赏之地。你认为李商隐的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荆卿里荆轲山(其二)
清·袁枚清·尹礼
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我头入虎狼. 豪气无论剑不疏,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祗缘生劫一筹迂。
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图穷即断秦王首,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千载应传好丈夫。
(1)袁诗尾联“刺”字用得非常精彩,请简要赏析。
(2)两首诗对荆轲的评价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月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注: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现四川奉节)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本诗句写“月”。颔联写了
对诗句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吐”字生动地写出月亮初升景象,赋予“山”动态的美。 |
B.“疑鹤发”、“恋貂裘”,既是诗人的推想,又描绘了月之白与月之寒。 |
C.尾联,明写嫦娥孤寂,实则推己及人,表达诗人自况自伤之情。 |
D.深秋月夜,诗人通过所见所感,抒发自己衰老孤寒、凄凉寂寞的境遇。 |
“残夜水明楼”被后世称为“古今绝唱”,试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秋日众哲馆对竹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本诗对仗联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1 | B.2 | C.3 | D.4 |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叠词“萧萧”,生动地突显竹子“凌霜”的神韵美。 |
B.“异”字,写众哲馆竹色彩不同于三湘竹的变化美。 |
C.首联写竹傲寒而立,翠绿凌霜,描摹竹林的静态美。 |
D.颔联写风动起寒声,竹影爬墙,描绘竹林的动态美。 |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和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鹊踏枝王鹏运
望远愁多休纵目,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
檐外春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自定新弦移雁足,弦声未抵归心促。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