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8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7、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8、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请结合全诗概括并分析这首诗描写的夏日骤雨的特点。
南宋诗人华岳《骤雨》“牛尾乌云泼浓墨”与本诗前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雨多极凉冷
韩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请赏析颈联中“吐”“浮”两个词运用的妙处。(5分)
诗题为“雨多极凉冷”,为什么读后却无瑟缩之感?请结合尾联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4分)
近代梁启超评论此词:“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又名《漱玉词》,收李清照词45首)中语。”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说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