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8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7、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8、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估客: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1)第二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情景,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1)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①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②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典故?“比翼连枝”所化用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若只如初见”应如何理解?表达了女子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歌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
(2)赏析第二句中“凉”字的表达效果。
▲
(3)三四两句在叙写角度上与前两句相比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注],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毵毵(sānsān):毛发、枝条等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两首诗为了表现诗人的情感,前两句的艺术手法其实是相同的,试作分析。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写法上看似相近,其实不同,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