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明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歌尾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
古代诗歌阅读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千秋岁①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④劲气:寒气。“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茶陵道中
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①南宋灭亡后,诗人归隐江西老家,这首诗就写于归家途中。②竹,六十年一花,花后则枯,以为荒年之兆。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首联“迷”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