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请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3)材料三反映了土地经营中怎样的趋势?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环渤海湾地区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②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③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江南制造总局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A.壮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C.壮大汉族地主的势力 D.挽救民族危亡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具有“布新而不除旧”的特点,只是中国“近代化一小步”,其主要依据应当是()

A.总理衙门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
B.中国仍没有能力建造海军所需要的重要舰只
C.洋务运动最终因甲午战争的惨败而破产
D.洋务运动没有涉及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

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由军事工业转向注重民用工业的发展,并开始积极筹划海防,出现这样的转变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③中国沿海受到列强的侵略加剧④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不断深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