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清王朝统治风雨飘摇,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辛亥革命。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共产党内发生激烈的争论,张国焘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马林和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两种观点的实质是

A.主张实行国共两党合作 B.否定中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C.反对国共合作 D.主张国民革命由国民党领导

北伐战争期间,湖南的农民发展最为迅猛,与其他省份相比,最突出的表现是

A.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
B.湖南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湖北、江西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争
C.湖南省成立农民协会,积极组织农民支援北伐战争
D.毛泽东发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宋庆龄曾经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指
①孙中山坚持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受挫
②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④共产国际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学生掀起的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该运动的主题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京津两地工人举行了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