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40°N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三条弧线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天气系统)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流动, 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
(2)画出D处风向,比较B、D两地,风力更大的是,原因是。
(3)C地在未来几天会有锋面过境,简述C地在锋面过境后可能出现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4)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现和等灾害性天气。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2014年7月21日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高压、低压);
(2)丙处的风向为。丙、戊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试说明理由。
(3)在下图中画出甲、乙天气系统中心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4)甲乙两地温差较大的是理由。
读甲、乙、丙三幅三圈环流完整或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各代码所在位置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是:
A_____气压带;①____(风带),③_____(风带)
(2)在A气压带控制下,其降水 _____ (丰富、稀少)。
(3)当B带呈块状分布保留在海洋中时,我国普遍盛吹 ______ 风。
(4)丙图,所在半球的名称 _____。
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据此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2分)
(1)画出太阳光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有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时。
(4)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F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MPN为晨昏线,其中MP是________线。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3)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是_____ _________。